時間:2016-03-03 12:17 轉載請尊重版權注明來源和作者
最近,一則消息在互聯網上成了熱點新聞:國內最大的團購網站美團網悄悄上線了“美團支付”,卻被微博一位律師公開實名舉報,認為美團沒有合法的第三方支付經營執照,公開上線自己第三方支付平臺涉嫌違法經營。此前,美團已經有過在支付方面折疊國內最大的支付工具支付寶的案例,并且與阿里巴巴開戰,因而網友普遍認為美團這回內心的想法終于徹底顯露了出來,是想自己做一個支付工具,已達到有和和BAT開戰的實力,甚至成為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的野心。大家可能會覺得,美團要以一個小小的團購市場,去和互聯網三大巨頭BAT還有其他一些小巨頭抗衡,恐怕不太現實。然而在目前的科技圈內,美團所做的行業,團購以及外賣、上門等服務(主要集中在團購與外賣),確實掀起了一股巨大,甚至龐大的浪潮。
關于美團如何和巨頭開戰,是否可能成功,背后又有什么因素,咱們先不談。咱們今天要來說一說的是一個問題:為什么外賣和團購,這兩年這么火?咱們先來看一個數據。
外賣和團購總的這個市場,我們稱之為“線上到線下”,起源于2010年的團購市場。2010年,國內第一家團購網站“美團網”正式上線,很快擴展到了全國各大地區,隨即掀起一股五千團大戰,國內投資人紛紛把錢砸向團購網站的市場,瞬時國內升起了五千多家團購網站,拼命廝殺競爭,一時血光無數,經過殘酷的決戰后,美團網僥幸獲勝,當選為中國團購市場的老大,而百度旗下糯米和大眾點評團購暫位居第二和第三。但是好景不長,緊接著團購發展出了一個新的電商行業O2O,即上面所述的線上到線下。這行主要集中在外賣、上門等一些線下市場,隨即這個新興行業立刻火起,在短短的半年時間瘋狂砸錢,僅2013年美團就向阿里巴巴融資了5000萬美元,后來宣布融資7億美元,訂餐平臺餓了么融資8000多萬美元,百度外賣宣布融資2.5億美元,其他一些小的如易淘食、到家美食會也紛紛融資了數百萬到數千萬不等。而其他電影、服裝、社區、汽修、上門服務、生鮮等O2O也瘋狂開張,融資,甚至連著名科普網站尾猿會網都宣布推出數十個點子要做“科學O2O”項目,一時市場投資猶如瘋狂了一般,甚至就在前陣子,15年的時候,百度覺得美團老大呆的位置有點久了,又見其他競對也在奮勇向前,于是一出手豪擲200億元砸向自己的O2O產品,結果美團和市場老二大眾點評慌了,急忙上門商討了一下宣布合并。而電商老大阿里巴巴也不示弱,見狀復活了原來半死不活的“口碑”項目,并燒了數十億準備與其他競爭對手抗衡。最新的數據是阿里巴巴又轉投餓了么12.5億美元。
如此巨大的融資數據,所帶來的就一個字:燒!巨頭瘋狂融資背后就是向旗下O2O產品砸錢,每銷售出一單就給予顧客高額的補貼。結果,O2O市場突然變得如此火熱,甚至頻繁爆紅。在最火的時期,甚至你出門就可看到街道口排放著無數的此類產品地推廣告,而用戶也時常在各種媒體、電視可以看到相關的廣告,或者拿到吃飯補貼等。一時間O2O一詞,甚至成為燒錢的象征。筆者作為一個創業者,在創業圈里談到O2O的時候,不少投資人的眼色實際上都是不好看的,甚至有部分天使投資人坦言:我絕不投資O2O,至少在O2O燒錢戰爭過去之前我絕不投資這個市場。那么,O2O究竟是什么,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在里面,以至于引起如此大的浪潮和熱度,乃至于上百億普通人都不可想象的金錢砸進去?這還要從團購說起。
團購,電子商務的一個轉折點
大家知道,現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團,商品可以團,食品可以團,甚至連理財都可以團。團購已經成為咱們或不可缺的一項東西了。
國內電子商務起源于8848,后來經過阿里巴巴、淘寶、京東等C2C、B2B的發展,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。然而其真正的轉折點,卻是在2010年出現的O2O新模式。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,國內的O2O最標致的案例可以起源于團購,團購在國內最早的先鋒者就是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團、百度糯米等。在早期,美團網的團購模式確實是一種創新,但是在普通人眼里,團購的模式僅僅是因為“太省錢了”,任何商品利用這個方法都能進行打折,因而引起了國內投資人的大批投資和燒錢競爭,甚至大打出手。期初人們都是這么想的,覺得它的火熱就是因為“省錢”。但是后來沒過一兩年,有人發現了其中的奧妙。
首先,要團購一個東西,你作為商家得打折吧?那打折的產品,本身就是在利潤當中打折扣。一般我們熟知的商品,都可以打折這沒錯,但是在大批量商家打折過程當中,商家會逐漸發現,我很多商品的利潤,都是固定的,差不了多少,如果要打折我總歸會少賺甚至在不少時候會虧本。那么如果,利潤是不固定的,或者說可以很方便的變動成本,那么,就更方便打折了。商品不容易變動成本,但是服務業,很容易!比方說線下的飯店餐飲,如果通過網絡,要么外賣,要么線下服務商給你提供優質的服務再網上付款,其中都包含了大量服務成本在其中。服務是一種人為行為,人的工資成本不像商品,是可以進行調控的。于是,越來越多的商家把產品轉向了服務業。那么服務業的產品,如果路程很遠,你肯定不能飛到外地去接受服務吧?
比方說洗頭,筆者住在廈門,在網上看到一個洗頭的店鋪,在北京,雖然團購很便宜,但是我總不可能飛到北京去吧?所以肯定是要在附近甚至家門口的店鋪。于是,我通過網絡下了訂單之后,線下跑過去,沒幾步路就能接受他們的服務。這種模式,被稱之為“從線上到線下”,英文簡寫就是“O to O”。由于其中的to和2的英文two諧音,方便簡寫后就被大眾稱之為“O2O”。這就是O2O的來源?梢哉f,O2O本身是一種比較適合商業的模式,甚至可以說它改變了整個電子商務的進程。然而,當人們發現O2O的時候,真正機遇來臨了。
首先,傳統的電商,例如B2B和C2C,變現(產生現金流)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銷售東西后,獲取收入,但是其中大部分包含郵費的成本。然而,由于O2O這種模式涉及的是從線上到線下,你跑到線下去肯定是越近越好,那么實際上在其中,對于商家而言,就徹底減免了郵費這一關鍵環節了。同時,由于就在附近,要么是外賣,要么自己下去拿,幾分鐘可能就能拿到貨,或者訂到餐,這對于有些經?嗫嗟却詫毎l貨的買家來說,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。
在前三種價格便宜、速度快捷并給商家省去郵費的前提下,O2O市場的真正含金量就顯示出來了。而對于商家而言,O2O真正最大的含金量,還是在于其市場,不是一個彈性的市場,而是一個剛需的市場。什么叫剛需?
剛需,是學術上的一個屬于,全稱是“剛性需求”。簡單來說,人有各種各樣的需求,比方說看電視、吃飯、賺錢等等。但是有些需求,不管你有沒有錢,都是必須要滿足的,例如吃飯,就算你口袋里不富裕,也要省錢吃飯,不然會餓死,還有比如買房,如果一個人,和女朋友訂婚了,很多人會瘋狂賺錢,必要給自己女朋友買房或者買車,久而久之這也成了一種必須滿足的需求。這種性質的需求,我們稱之為剛需市場。剛需市場,簡單來說就是“必須的回頭客”,我必須要吃飯,今天上午要來,明天上午也要來買菜。
而我們線下的很多店鋪,大部分集中在飯店、食品店、衣服店、小賣部超市、菜市場等等。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的“剛需”。O2O的作用,實則就是將其和互聯網結合,那么產生的現金流,回頭客,可是源源不斷的。正因此,O2O才突然在短短五年時間內,成為資本角逐的新寵兒。在不斷燒錢融資和拼命推廣的導入下,O2O近兩年變得異;馃,甚至創業者無事不提O2O。
但O2O,真的是塊好市場嗎?
大家看到這里,可能會問,O2O既然有這么多好處,便宜、快速、免郵、剛需,既方便商家又方便顧客,那么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產業。但是,你真以為O2O這塊產業十分不錯,來錢快嗎?錯了。
O2O市場本身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巨大潛力股,甚至本人曾在我尾猿會網的一次創業者聚會上表示過“O2O就是一個大的金山”。但是,至今為止,O2O市場做的最多的事情,就是在砸錢,或者吹噓。簡單來說,大部分這個市場的創業者、巨頭,僅靠著O2O自有的這四五個優點,然后瘋狂燒錢,拼燒錢去爭奪市場用戶度。然而賺錢方式,基本普遍是抽成、廣告費等,這都是很常見,不牢固的盈利方式。原因很簡單,顧客都是沖著錢來的,我下載你APP我可以免費吃一頓飯,另一家公司說,我燒更多錢,你下載我APP我送你兩頓飯。最后一家APP說我把錢全搭上,我可以讓你免費吃一周的飯。于是顧客變來變去,最后看都吃遍了,就不實興了。并且,為了擴展市場,打架流血,用無牌照甚至骯臟遍地的餐飲店鋪的O2O企業大有人在?梢哉f,目前O2O市場,用學術上的話來講就是一個經濟泡沫,而且快破滅了。
近期由于資本寒冬的襲來,很多投資人都逐漸對O2O創業者投資收手了。所以,建議,如果有在進行O2O創業的人士,要么,多備一點儲備糧和銀子,等待春天的來臨,要么,自己多想想如何找到除廣告抽成等之外的穩定賺錢方式,或者做一些細分,大頭競爭較小的O2O。同時,對于使用O2O產品的用戶,也希望能對O2O里的商家謹慎對待,盡量選取可靠一點的O2O產品,看看有沒有合法的營業執照等?偠灾,目前團購和外賣市場的火熱,基本是一個鼓吹出來的經濟泡沫,而龐大的持續燒錢補貼,也最終會在某一天停止的。
本文作者賴仲達,本文為作者發表在尾猿會網第5次創業者大會上面的講話,原創發布在尾猿會網,允許轉載,但是要寫清楚來源和作者。在此聲明,由于近期有不少文章被某些科技網站轉載后沒有寫清來源和作者,甚至被隨意篡改,所以本文絕對不允許任何除作者授權之外的媒體、個人改編。
相關內容
精彩推薦
熱點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