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2點半,英國脫歐公投的最終結果已經出爐,脫歐派以51.9%的票數獲得勝利,英國成為首個投票脫離歐盟的國家。
面對公投結果,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。有人認為移民問題在不斷侵蝕著英國的環境,因此支持脫歐;有人則看到英國脫離歐盟將會在未來重創英國、歐盟乃至世界的經濟及政治格局。
此時此刻你的朋友圈,被各種脫歐帶來的影響,刷屏了嗎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< 關于卡梅倫,你知道多少? >
作者 | Eugen
編輯 | 二扔
無論英國脫歐對你來說有沒有影響,在公眾視線里,英國首相絕對是最近被全球關注得最多的人之一。作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,Eugen今天意欲探討一手主導了脫歐公投的英國前(是的,在文章出爐前他已經辭職了)首相卡梅倫的深層性格。
高進取的行動派
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中
作為一個國家元首,卡梅倫毫無疑問有高進取性。
他在宣布決定公投時說:無論英國離不離開歐盟,我們大不列顛依然有著無限光明的未來。這證明了卡梅倫有著很高的抱負,意欲在第二任期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英國。
這也是他最初決定公投時的引子,也就是向歐洲大陸地區獲取額外的好處。至于公投大約就是走走形式而已——至少開始卡梅倫是這樣想的。
在卡梅倫性格里,他的獨立性和競爭性屬于較高水平,對控制力擁有強烈自信,相信一切盡在掌握中。否則也不會在沒了解清楚民意的情況下就提出了這么一個公投決定。
低盡責的落跑戰士
辭職首相,尋求逃避
在盡責性的維度,卡梅倫的表現不盡如人意。
卡梅倫并不是一個擅長精確控制民意的領導,尤其不擅長通過事實和數字來進行決策。在整個事件中,他對民意了解的欠缺,直接導致了事件的進展完全超乎他的想象。
而缺乏精確性的同時,他的條理性同樣非常糟糕。他并沒有準備英國一旦投票支持脫離歐盟后的后備方案。當脫歐的最終結果出爐后,措手不及,毫無章法地進行應對。低責任感(當然也有政治的因素)使他選擇了離開首相寶座,逃之夭夭,留下一堆爛攤子讓后任政府收拾。
矛盾的宜人性糾結者
想說愛民不容易
到宜人性這個維度,卡梅倫的表現則有點復雜。
首先,文章之前也提及他決定公投是為了本國民眾謀點兒福利,也希望把好處落實,表現了卡梅倫其實是有著較好的利他性。
其次,在宣布公投之前,他大概是草率地認為民眾不會支持脫歐,公投的決定就這么輕而易舉地做出來了。但是他卻沒有料到,其實民眾支持脫歐和留歐的比例竟然不相上下。也許卡梅倫身處高位與民眾存在距離,但卻也印證他在同理心的表現上是偏低的。
最后,在發現民調結果似乎不太對頭時,他又開始馬不停蹄地來回奔走,呼吁人們投Remain票,還以政府的名義在各家門口塞小冊子細說留歐好處。這種爭取一種彌補和爭取,但也說明他對于自己之前的想法和對民眾的想法沒有足夠的信任,擔心事情脫離控制。
外向的高情緒演說家
Do as the Romans do.
要了解他的外向性和情緒性并不太容易,但我們可以從卡梅倫的辭職演說中窺探一二。
在辭職時,卡梅倫對所有參與推動退歐的人表示祝賀,雖然看起來相當官方,但是這也是有社交風度的一種體現,表明了他較高的外向性,符合他政治家的身份;蛘咴谀撤N程度上來說,作為政治家,在公開場合必須表現出很強的參與感以及對他人足夠尊重。
然而,在談及將會為國家繼續鞠躬盡瘁時,他的情緒開始激動。都說政治家往往是最佳演員,他們情緒表現影響著觀眾對他們的評判。在億萬人注視的攝像機下流露真情,可謂不容易,高情緒的性格在這一刻暴露無遺。
歷史的洪流不會因為一件事而停止流動,然而一個關鍵的領導者卻能改變一個國家甚至世界歷史洪流的走向。領導者往往由于出色的綜合能力和強悍的政治經濟背景登上最高點,背負一個國家民眾的未來。
但是他們其實也是和普通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,擁有自己的性格。雖然Eugen對政治方面一向秉持觀察態度,但是卡梅倫這位領導者在這次事件上暴露的性格問題,還是感到有些抱歉。希望英國人民和內閣能夠長點心眼兒,選一個盡責性較高的政治家當首相,更好地帶領人民迎戰脫歐后的日子。
After all, tomorrow is another day, right?
※ 福利時間 ※
你是否和卡梅倫一樣有強烈的目標感?在大五人格微信公眾后臺回復關鍵詞 “目標” ,看看你的目標感有多強~如果有疑問可以直接評論讓小五幫忙解答喲~一般人我不告訴他!
轉載請注明出處
關注我們:搜索微信號“大五人格”(ID:the_bigfive)